✕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领导班子
    • 组织架构
    • 学术委员会
  • 学术队伍
    • 两院院士
    • 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平台
  • 开放交流
    • 学术活动
    • 会议信息
    • 专题报道
  • 资料下载
同济大学主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领导班子
    • 组织架构
    • 学术委员会
  • 学术队伍
    • 两院院士
    • 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平台
  • 开放交流
    • 学术活动
    • 会议信息
    • 专题报道
  • 资料下载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中心刘琦团队发表基于分子互作指纹的CRISPR靶向预测和sgRNA优化的AI方法
1/5
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科研成果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
2/5
天上飞、水里游,“TJ-FlyingFish”(同济飞鱼)受到国际关注
3/5
NEXT
PREV
实验室动态 News & events
更多
2024.02.05
2024.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通过中期检查

2024.06.14
2024.06.14

成果发布—面向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仿生感知机理与器件研发

2024.05.17
2024.05.17

成果发布-Cell 子刊|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团队开发面向多模态组学整合的免疫数字解码AI框架

2023.11.22
2023.11.22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中心刘琦团队发表基于分子互作指纹的CRISPR靶向预测和sgRNA优化的AI方法

2024.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通过中期检查

2024.06.14

成果发布—面向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仿生感知机理与器件研发

2024.05.17

成果发布-Cell 子刊|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团队开发面向多模态组学整合的免疫数字解码AI框架

2023.11.22

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中心刘琦团队发表基于分子互作指纹的CRISPR靶向预测和sgRNA优化的AI方法

通知公告 NOTICES
  • 14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 15

    【学术沙龙】大咖下午茶|人工智能学术漫谈(第一期)

  • 14

    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秋季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安排

  • 23

    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员招聘启事

更多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更多

研究方向一:智能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

探究运动仿生行为的机理,提出仿生多尺度感知、仿生运动规划、仿生自主控制、仿生功能单元与驱动理论与方法,建立仿生无人系统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

研究方向二:复杂动态场景主动感知与理解

在CPHS构架下,构建无人系统虚实融合智能发育与衍生理论,揭示基于人机交互大数据的高效智能增长机理,提升无人系统长期自治能力,实现无人系统自主学习与进化。

研究方向三:智能发育与衍生

探究无人系统新型感知机理,提出感知、认知与理解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实现大范围复杂动态场景建模、学习与理解。

研究方向四:智能仿生与驱动

构建无人系统自主协同与决策和群体智能理论,提升无人系统协同解决复杂动态问题的能力,揭示群体智能涌现机制与演化规律,实现基于交互的无人系统自主智能进化。

科研平台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更多

开物实验室

无人系统虚实融合发育场

两栖平台

GPU 超算平台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川和路55弄17号楼

邮编:201210

Email:srias@tongji.edu.cn

友情链接
  •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 同济大学人事处
  • 同济大学协同办公系统

版权所有 © 2023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